梦微之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
白居易〔唐代〕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三回 一作:三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早晨起来面对微风只觉忧伤,通川湓水断绝了我们之间的联系。
不知你因为什么事在思念我,致使我昨夜三次梦见你。
注释
湓水:又名湓水、湓浦。今名龙开河 ,是位于江西九江的一支河流。
简析
《梦微之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说诗人早晨醒来,迎着晨风,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惆怅,这种情感源于与友人的隔离,通川湓水的阻断使得彼此之间的消息变得稀缺而珍贵;后两句更将这种思念推向了高潮。整首诗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思念具象化,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牵挂。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989篇诗文 1874条名句
长信秋词五首
王昌龄〔唐代〕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三五七言
李白〔唐代〕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后三句疑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