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
战国策〔先秦〕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抓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现在你吃掉我,这样是违背了上天的命令。你如果不相信我说的话,那么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奔。老虎不知道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注释
求:寻找。
而:承接。
子:你。
使:派。
长:做首领。
以···为:认为···是。
为:相当于“于”,在。
以为:认为。
然:对。
简析
此文主要写虎与狐的对话和行动,狐狸利用老虎的威猛来吓唬其他动物,自己则冒充天帝的使者,欺骗并操控老虎。老虎被狐狸的谎言所蒙蔽,误以为其他动物是害怕狐狸而逃跑,实际上它们是因为惧怕老虎本身。这则故事讽刺了那些仗势欺人、欺软怕硬、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轻信谎言,以免被他人利用和欺骗。
禹铸九鼎
佚名〔先秦〕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史记》
昔日夏后开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墨子》
风雨
诗经·国风·郑风〔先秦〕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