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溪上作二首·其二

陆游 陆游〔宋代〕

伛偻溪头白发翁,暮年心事一枝筇。
山衔落日青横野,鸦起平沙黑蔽空。
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
东山七月犹关念,未忍沉浮酒醆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伫立在溪头的腰背弯曲的老头,理当颐养天年,没有什么心事。
山衔落日,野旷天低,鸦起平沙,黑压压一片,蔽空而至。
现如今天下可忧之事太多,自己一介书生只有耿耿孤忠无地自效。
不过我人虽在野,仍关心着国计民生,不忍心浮沉酒盏中,对此不闻不问。

注释
伛偻(yǔ lǚ):腰背弯曲。
筇(qióng):竹杖。
东山、七月:都是《诗经》里的诗篇。前者讲军事,写周公东征后,战士归途思乡的情绪以及胜利返回的喜悦,诗人借此指代宋朝为收复失地而对金用兵的战事。后者讲农民,写西周时期农夫一年的劳作活动,诗人借此代指国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本首诗是《溪上作二首》中的第二首。这两首诗在绍熙四年(1193年)冬作于山阴。时陆游六十九岁,奉祠居家,虽值暮年,仍然忧心国事,不改初衷。作者同情农民的痛苦生活,始终不忘洗雪国耻,于是创作了这两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莫砺锋,赵晓兰编.宋词精华:巴蜀书社,2000.04:511

赏析

  这首诗即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前部分写白发老诗人的自我形象,气韵生动且含蕴丰富,渲染出一种悲凉深沉的抒情氛围;后部分直发议论,直诉胸怀。这两首诗情感深厚执着,风格沉郁顿挫。

  从抒情主题上看,同作者晚年的许多类似的作品一样。它无非是说:我虽已到暮年,仍然忧念国事民瘼,不改初衷。但本篇表情达意仍有自己的特色,诗境浑成一气。

  但写得精彩的是上半首。“暮年”句看似平淡,实则颇有含意。伛偻溪头的支筇老叟,理当颐养天年,没有什么心事。“暮年心事”与“一枝筇”并列,语句的背后蕴含着多少牢骚与感慨。烈士暮年,忧思难泯,壮志未已。这正是此句的含意所在。第二联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溪上作二首·其二》是一首七言律诗,说诗人虽已到暮年,仍然忧念国事民瘼,表现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诗的前部分写白发老诗人的自我形象,气韵生动且含蕴丰富,渲染出一种悲凉深沉的抒情氛围;后部分直发议论,直诉胸怀。全诗情感深厚执着、风格沉郁顿挫,具有高度的爱国热情。

陆游

陆游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10236篇诗文  1143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图书一室

周晋 周晋〔宋代〕

图书一室。香暖垂帘密。花满翠壶熏研席。睡觉满窗晴日。
手寒不了残棋。篝香细勘唐碑。无酒无诗情绪,欲梅欲雪天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秦观 秦观〔宋代〕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